<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淡定执着,宁静致远——我的导师韩启德
        来源: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支社 李子健  日期:2012-11-13  浏览次数:

        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

        导师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者,更应是“传道者”。一个好的导师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科研方面知识的人,更应该是学生的一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人。

        第一次见到韩启德老师是20033月初,非典爆发的前夕,我来到北医三院血管医学研究所一间不大的办公室进行面试。韩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一位和蔼儒雅的长者,半个多小时的面试后,我成为了韩老师的学生。弹指一挥间,差不多已经十年了。这十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最重要的十年。也是受韩老师影响最大的十年。

        理解科学精髓  追求科学真谛

            在来到韩老师实验室之前,尽管我在科学研究方面已有一定训练,但在一定意义上来讲更多的是科研技能上的训练。在对科学的理解上还很肤浅,韩老师是真正的启蒙者。在与韩老师的交流中,韩老师总是鼓励大家思索科学到底是什么?韩老师强调最多的是科学不是追求快发文章,追求获奖。科学本身是一个追求真理的事情,做好科学必须摒弃浮躁,耐得住寂寞。一定要执着,要有一种科学的激情。在我们实验室,一直悬挂着一幅由韩老师亲笔书写的题词“理解科学精髓  追求科学真谛”,这既是韩老师多年来对科学深切的感悟,也是对实验室教师和学生们的鞭策。不仅言传,通过一些日常小事也时刻感受韩老师身教对我的影响。作为国家领导人并身兼数职,韩老师可谓是日理万机。但韩老师还经常将他看到的好的科研相关文章推荐给我们,并提出他的想法,他总能挤出时间,更多的是挤出休息时间,来到实验室与大家讨论科学、学习和生活,有时白天工作一天,晚上六点多到实验室,与大家讨论到九、十点钟。一件令我感受颇深的事是一次韩老师看到施一公教授在科学时报写的怎样做科研、怎样读文献、怎样写论文的系列文章,他细心的将每期内容从报纸上剪下来,送到实验室让大家学习。细微之处见精神,科学真理是他永远的追求。科学的理解是需要沉下心来,心无旁骛积累的。正如韩老师自己的体会,一个人要做到全身心的投入研究,大概要经历10多年的时间,因为对科学真正的理解是需要时间的。经过这十年的科研实践和韩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我逐渐对科学有了真正的理解。经常,早晨起来,在晨曦下,美美的读一篇高质量的文献,那种感觉真是一种享受。经常,在静静的夜里被自己的突发灵感搞得激情无限,无法入眠。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韩老师经常说的科学要有激情,真正体会到心无旁骛享受到的科学之美。

        争取原创  厚积薄发

            “争取原创,厚积薄发”是韩老师事业奋斗的真实写照。从在陕西临潼卫生院十年“赤脚医生”的艰苦历练,到美国Emory大学两年访问学者期间在α-肾上腺素受体亚型研究中的一鸣惊人,再到回国后继续积累成为享誉国际的科学家。韩老师的奋斗过程真正是追求卓越、厚积薄发的过程。正因为他对此感悟极其深刻,他希望将此言传身教给自己的弟子,更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目前科技界出现比较严重的浮躁现象,科研急于出成果,科研方向上追捧热点,真正静下心来考虑科学问题的科学家越来越少。韩老师认为克服浮躁学风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从眼前一点一滴做起。他明确表示科学研究首先不是为了获奖,不支持我们急于申报奖项。他认为我们现在的研究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成果,既然没有突破,就不要报奖。我想这不仅仅是克服浮躁学风的从我做起的行动,更是帮助我们树立一种志向:即使一生只拿一个奖,但是这是一个真正的奖。因此,尽管以前我也拿过一些奖项,但这十年来我没有花费任何时间煞费苦心的去申报奖项,保证了大部时间能够沉下心来考虑科学问题。韩老师的关爱和指导是时时刻刻的。我每次通过Email汇报工作,韩老师都给予非常及时的回复,而且几乎是看到后马上回复,认真指点出我的问题并表明自己的观点。这对于我们每天收到大量Email的普通教师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事。记得一个晚上,我将自己的一段工作总结发给了韩老师,第二天早晨就得到了韩老师的回复。他首先肯定了我的成绩,但发现我还是有些急躁,及时提醒我,不要太着急,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厚积薄发,相信我一定会取得突破。没想到隔了十多分钟后,我又收到了韩老师第二个Email,更具体的指导我一定要争取获得重大的原创性研究成果,要做到这一点,一定要注意提炼出重要的科学问题,同时要在方法上取得突破,要争取通过学科交叉,从别的学科或别的研究领域借鉴好的方法。显然韩老师是挤出极其宝贵的时间不断地在思考学生的事业发展问题,而且不仅宏观指明发展目标,同时还具体指导怎样去实现它。点滴小事,但你分明能感受到韩老师那种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那种爱的自然流露。

        细推物理须行乐 

        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

        何用浮名绊此生

        所谓的人生导师是把手放在你肩膀上为你指明方向的人,还是能帮你认识自己,让你意识到你的优点和缺点的人。十年来,经历了人生许多重要阶段,每个关键的转折都有韩老师的指点和关心。每当纠结迷惑时,他总是及时给予点化而让你精神振奋,柳暗花明;每当气馁懈怠时,他总是送来鼓励和期盼,让你扬帆前行,不敢滞留。你的苦痛、你的心思他全能明了,他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你的心里,以一个过来人的体验教你走好未走的人生之路。

        2005年博士后出站时,我面临了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是在自己奋斗多年的科研道路上继续前行,还是进政府机关工作?这时韩老师坚定而明确表示,不要仅看暂时利益,你还年轻,根据你的禀性和能力,在专业领域继续奋斗,一定会取得成功。厚积薄发,以后一定会有更大发展。多年走过来,经历了很多,现在回头看看,韩老师的指点是十分正确的。

        成功并不在于获得多少荣誉,或者多少头衔,甚至得到他人的肯定,而在于是否能够真正地体会到活着的意义,并感受到人生的价值所在。这是韩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的人生体会。为此他专门题词给实验室的青年人“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生”,这是历经风雨后淡定执着人格的意志,宁静而致远的人生境界。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学生,每当有学生毕业,我一定要和毕业的学生在这个题词前合影留念,让他们与我一起慢慢体会这人生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