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概要: 本文提出熵理论简介、女性熵的概念和作用、积极发挥女性熵,促进家庭幸福,推进社会和谐三部分内容。女性通过自身协调控制,改变小家庭的混乱无序氛围营造幸福家庭,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系统的有序和谐。女性熵理论在家庭中的运用,与现实提倡的和谐社会不谋而合。 和谐社会是一个特殊的复杂的系统。女性在如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大主题提出了开发“女性熵”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为提高和谐社会的理性认识,探索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方法和途径提出了新的思考模式和理论支持。1.提升女性熵必须与女性自身提升自信,提升业务水平的相依托。2.女性熵在家庭中建立互动关系,重视沟通与分享,使家成为所有人的快乐源泉和情感归属。3.提高女性综合素质是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 改革开放使社会迎来了一个思想大解放、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生活大改善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黄金时代。女性以家庭中男女平等为起点,不断参与创造,接受现代教育,适应形势,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对女性在家庭和谐中的作用进行全新定位,既保持了妇女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现代女性的心智与才情。女性熵是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女性的指标之一。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以家庭为单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应在家庭中首先表率,提升自身素养,发挥良好的示范。 一、 熵理论简介 现代社会中大家对智商、情商已经耳熟能详,提出女性熵的概念之前,先科普一下什么是熵,以及为什么它会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是守恒的,可以互相转化(比如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而不会消失。 热力学第二定律进一步指出,虽然能量可以转化,但是无法100%利用。在转化过程中,总是有一部分能量会被浪费掉。比如,汽油含有的能量可以转化成发动机的能量,但是会伴随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废气。即使科技再发达,也无法将被浪费的能量减小至零。写成公式就是: 能量的总和 = 有效能量 + 无效能量 “有效能量”指的是,可以被利用的能量;“无效能量”指的是,无法再利用的能量,又称为熵。所以,熵就是系统中的无效能量。 考虑到宇宙的能量总和是一个常量,而每一次能量转化,必然有一部分“有效能量”变成“无效能量”(即“熵”),因此不难推论,有效能量越来越少,无效能量越来越多。直到有一天,所有的有效能量都变成无效能量,那时将不再有任何能量转化,这就叫宇宙的“热寂”(Heat Death)。所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重要推论就是:熵永远在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只是定义了“熵”,没有解释“熵”的产生原因:为什么总是有一部分能量无法再利用?1877年,奥地利物理学家玻尔兹曼(Ludwig Boltzmann)对“熵”做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他认为,任何粒子的常态都是随机运动,也就是“无序运动”,如果让粒子呈现“有序化”,必须耗费能量。所以,能量可以被看作“有序化”的一种度量。热力学第二定律实际上是说,当一种形式的“有序化”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有序化”,必然伴随产生某种“无序化”。一旦能量以“无序化”的形式存在,就无法再利用了,除非从外界输入新的能量,让无序状态重新变成有序状态。 “熵”就是“无序化”的度量。考虑到“无序化”代表着混乱(实质是随机运动),可以得到三个重要结论: 结论1:如果没有外部能量输入,封闭系统趋向越来越混乱(熵越来越大)。比如,如果房间无人打扫,不可能越来越干净(有序化),只可能越来越乱(无序化)。 结论2:如果要让一个系统变得更有序,必须有外部能量的输入。 结论3:当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有序,必然有另一个系统(或部分)变得更加无序,而且“无序”的增加程度将超过“有序”的增加程度。 上面三个结论在物理学上是很明显的。假设一杯冰水,如果没有外部能量输入,在常温下冰块将会融化(结论1);要让它变得更冰,必须有外部能量的输入(结论2);当它变得更冰的同时,周围的温度一定会升高(结论3)。 如果社会现象也符合热力学定律,那么就可以用这三个结论来推断社会现象。 如果没有能量输入,人类社会将变得越来越混乱(结论1);人类社会要变得更进步(有序化),必须要有能量输入(结论2);这种“能量输入”最好来自地球以外(比如太阳能)。如果只是使用地球上的能源,必然意味着在人类社会变得更有序的同时,地球的某个部分将变得更无序(结论3)。 目前的种种环境问题,空气污染、水污染、冰山融化、生物灭绝等,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熵的增加。就连人类心理、思维、价值观上的混乱,也可以归结为熵的增加。国以家为基。家以和为贵。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家庭是最基本的单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任务是建设和谐家庭,和谐家庭中最主要的成员就是女性。 二、女性熵的概念和作用 熵理论涉及到物理学、热力学、地理学、信息论、社会学、生物学,也可以应用到管理学范畴。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微小单元,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全面发展。在每个家庭中,维系家庭和睦幸福的首要任务落在女性身上,女性天然亲和力强、易于沟通,具有“以柔克刚”的优势,使女性千百年来对婚姻和家庭有着更大的责任感,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因此也在维系家庭的稳定及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女性熵就是指这种能够在家庭管理、孩子教育、赡养父母、追求自我发展等方面进行内外部关系协调管理,尽量克服家庭管理系统的熵增,促使整个系统熵减,尽量促使其总熵为负。负熵表示系统有序,女性熵在现行社会体系中表现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和谐家庭是指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热爱学习和勤奋拼搏的家庭。构建每个小家庭的幸福和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更是社会管理工作应着力的目标之一。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否和谐,关系到每个家庭成员能否自由平等和健康全面地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古训道:“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既是一种孜孜以求的生活目标,更是一种清旷豁达的生活境界。恩爱和睦、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人生旅途的温馨驿站,是事业兴旺的坚强后盾和力量源泉。 “当代的讨论特别围绕着有向性和熵增减之间的关系进行。”【1】熵是序的表征,时空上或结构功能上的有序正是生命世界的一个基本特性——生物有序,同时也深刻反映了生物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导致生存、发展和进化活动的结构根本机制。人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负熵流向可分为五种:生命生理、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公共活动。【2】可见,在整个人类的全部活动中,女性全程参与了这5种获得负熵的活动,特别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正是这种负熵特性,使女性成为家庭与社会的“润滑剂”,发挥女性在家庭和谐幸福中的独特优势,以其优势影响人、带动人,引领家庭成员积极投身和谐家庭建设。 当前,我国正处于伟大的社会变革中,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这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创造了良好环境。但也必须看到,现实婚姻家庭生活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甚至是一些困惑和烦恼,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负面影响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包二奶”、婚外情等现象屡见不鲜……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建设和谐美满的家庭,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是否能够为我们探究和把握呢?女性熵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熵增加原理只是对孤立系统而言的,这种系统是和外界环境无任何联系的。普利高津提出了开放系统从无序转化为有序,形成结构,变得复杂,以致进化的可能性,这就是自组织理论。【3】 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无数事例告诉我们,自组织理论不仅适用自然现象和生命现象,也适用于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是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不论是生命体、非生命体还是其他的社会结构,只有是开放系统,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负熵”,才可以从无序变化为有序,使自身的生命得到延续。女性熵就是指女性应该有更加开阔的思维、积极参与经济建设、接受现代信息、适应发展形势、重新认识自己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和价值,特别是对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进行全新定位,既保持了旧女性的传统美德,又体现了现代女性的心智与才情。女性只有从外界环境中摄取“负熵”,实现自身总熵的减少,正能量增加,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家庭系统更加有序化。 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心目中的美好爱情婚姻,有着近乎相似的理想范式,“男主外、女主内”、“男治国、女持家”的角色定位,沿袭数千年不变,形成了极为顽固的社会观念,死死地束缚着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许多女性在成家之后,很少再继续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广泛接触、沟通、联系和结合,很少参与市场的竞争,很少与世界交流,把自己的小家建立成了一个高度孤立的系统,这时家庭系统的熵就会变得相当大。而这种家庭中的女性眼界闭塞、狭窄,适应能力差,每天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老公身上,斗转星移,岁月更迭,带给女性更多的是封闭的家庭中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修养距离与老公越来越大,只剩下容颜不再、感情失落的黯然神伤。 新中国成立后乃至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的女性大胆走出家门,走出自我封闭的系统,走向社会,不仅成为家庭中的支柱,而且在社会角色上“巾帼不让须眉”,内外兼修。 三、 积极发挥女性熵,促进家庭幸福,推进社会和谐 中国传统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齐家”作为“治国、平天下”的前提与基础,把家庭作为维系社会内聚力和约束力的根本,视个人命运、家族命运与国家命运为一体。 女性熵在拓展和发挥女性在家庭和谐中的作用有其重大的社会价值。教育一个女人,是教育一个家庭,教育三代人,也就是教育一个民族,所以,教育女人,比教育男人更重要。 需要警惕的是有些女性,特别是成为母亲后,将自己的个性人格、聪明才智、社会价值被淹没在日复一日单调繁重的家居琐事、照顾孩子中;女性对家庭和谐幸福的把握也处于一种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的状态。甚至一部分女性把家庭的幸福或不幸看成是“天命”,不再发挥主观能动性,随波逐流,满足于当好“大后方”,分享“军功章”,“母凭子贵”、“妻以夫荣”。 女性熵更多提倡是重视自身的成长以及家庭成员的平等互助,而不是“成就你,牺牲我”的“贤妻良母”做法。由传统的“每个成功的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好女人在默默的支持着”,变成了更多的女性选择了与男性一起并肩作战,共同打拼天下,成就事业,更多的成为了男性事业上的左膀右臂,家庭中的知心爱人。 1. 提升女性熵必须与女性自身提升自信,提升业务水平的相依托。鼓励各级妇联、工会、街道组织开展各个阶层多个层面的学习培训活动,加强对女性的业务知识培训,为女性提高自身技能搭建平台。女性自身应通过参加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女性群体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加强相互间交流互动,强化社会实践,展示自身风采,多作社会贡献。“在家庭中成长、提升家庭质量”,提高自己适应外部变化、理智化解家庭矛盾的能力,为提高每个家庭成员素质、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 女性熵在家庭中建立互动关系,重视沟通与分享,使家成为所有人的快乐源泉和情感归属。目前,现代女性对事业促进自我进步已经形成共识,却对家庭对自我成长的作用缺乏概念。女性对家庭的作用与家庭对女性的作用是相互的,相辅相成共同成长的。 女性的感情丰沛、温柔细腻,更有利于她们在家庭中扮演“多重角色”,比如“家庭护士”、“心理医生”、“营养师”等角色,更多的女性注重自己的内外兼修,注重学习,这些都是提升女性熵的有效方法。 3. 提高女性综合素质是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实践证明女性作为母亲和妻子的双重角色,是“幸福家庭”的核心,对和谐家庭氛围的营造、良好家风的形成以及家庭成员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和无可取代的作用。一个家庭主妇的素质对她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有巨大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她直接影响三代人的生活质量,影响家庭的和谐程度。所以,提高女性熵是全社会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中医有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社会系统也是如此。此“痛”者,是指熵增、混乱、无序、滞胀和失稳;此“通”者,是指负熵、信息透明、渠道通畅。构建幸福家庭、和谐社会,必须加快培养女性熵,成为家庭成员心理负担的减压器,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兴则民安,民安则国富,家庭的和谐发展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法]P·利科主编.李幼蒸,徐奕春译.哲学主要趋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130 【2】张明.负熵与货币经济学的重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92~93,51 【3】胡显章,曾国屏。科学技术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0. 姓名:霍超 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职称:高级工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