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药指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药物;小药是价格低廉的有效药物。老药构成的集合与小药构成的集合通常有交集,也就是说有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考验的老药通常都是价格低廉的药物。但是,老药与小药越来越少见,几乎濒于灭绝。尤其是一些具有中医传统、受老百姓欢迎的外用小药,已经很难寻觅。 一. 原因及问题分析 老药与小药有两种来源:医院内制剂与药厂原有老药。如下,按照这两种来源分别进行分析。 (一)医院内制剂以往一些较大的医院,都有自己的制剂室,配制本医院多年来的特色药剂,供患者选择。这些药物往往价格低,但疗效甚好,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欢迎,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市中医医院、北京儿童医院等都曾有许多知名的自制药。但是,近年来,随着国际上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认证标准在我国的实施,院内制剂难以存在。诚然,规范药品生产过程的GMP标准无疑会为药物的生产流程保驾护航,但医院内制剂室的条件往往难以完全达到这个标准,所以只能拿到大的制药厂加工,而药厂要追求利润,自然不愿生产赚钱少的老药小药。另外,院内制剂由于不能作为医保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 (二)药厂原有老药以前药厂生产的受欢迎的老药(包括西药和中药),随着设备改造、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如再生产时继续维持当年的药价水平(如七、八十年代的老药价格),生产厂商肯定是难以承受的;而由于利润低,医药批发或零售行业,也对这些老药没有积极性。而公立医院又只能从指定的药批部门进药,不能从药厂直接进药。从而使得药厂原有的老药(如疗效很好的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消痔灵等)已很难买到。 然而,我国许多中医老药成果,已经被韩国、日本等仿制,他们对此进行包装、研究,成份保持,而名称已经改变。也许有一天,我国会从人家那儿高价引进,老百姓不得不买他们仿制我们的药——高价“进口药”! 二. 建议 1. 全社会应从一切为了人民健康的角度,树立保护我们国有品牌的意识。 2. 筛选老百姓喜欢的院内制剂,帮助院内制剂实现规范化生产。 3. 给生产老药小药的厂商以合理利润空间,或者减少其流通成本。 4. 药物科学研究还要以自身的特色为基础,不能什么都追赶国外,而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丢弃。 5. 在研究的基础上,应当把确实有效的老药小药努力挖掘,加以提高,力争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不仅使我们自己用到经济实惠的药物,而且能够让我们的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