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昌平区为例。昌平区自2006年首次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区(以下简称创卫)工作,各级政府均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方案、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真正实现了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讲求实效、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经过共同努力,在2007年以较好成果顺利通过北京市和国家级验收评估。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每三年复审一次的原则,昌平区已于2016年4月接受了第二次创卫复审(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北京市明查,并将于2016年9-10月份接受国家级暗访。纵观创卫成果,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城市的变化:街区道路整洁通畅,占道经营彻底取缔,环卫设施清洁美观,园林绿化生机靓丽,农贸市场整洁有序,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创卫标语随处可见……,但同时也感受到,这种成果感受仅限于创卫验收的几天之内,随后又恢复了既往面貌:街区道路停车自便、占道经营随处可见、垃圾乱扔已成习惯、宣传橱窗不见更换……验收前后差距明显。作为创卫工作参与者及创卫成果亲身体验者,我认为创卫确实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好事,但三分建、七分管,长期坚持才是重点,在已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真正落实长效机制才是保持创卫成果的才是关键、是唯一途径,必须彻底改变“三年不创卫,一朝创三年”的工作作风。要实现创卫工作从“行政推动”到“制度保障”转变、由“突击治理”向“日常监管”转变、由“非常态创卫”向“常态有效管理”转变。 建议落实以下主要工作机制,保证创卫成果,给全体居民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真正宜居的家园: 一、组织管理机制:按照“重心下移、属地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责权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和“到基层、进社区、属地化、网格化”的基本思路,强化镇、街和社区居委会在创卫管理中的基层、基础地位,使创卫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从基层抓起,从基础抓起。依据昌平创卫工作实施方案及岗位职责,建立各级政府和部门“一把手”定期研究、点评、推进调度机制,各行业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层级负责”的管理机制。 二、经费保障机制:应制定长期的创卫投入保障机制,使创卫活动持续开展,人民群众长期受益。各级财政要将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城乡环境整洁、环境保护、公共场所卫生和生活饮用水安全、食品安全、疾病预防与控制、传染病防治、病媒生物防制等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于创卫长效管理,确保长效管理工作体系的运作和城市卫生常态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综合执法机制。进一步加强创卫相关工作综合执法,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城市管理执法体制。充分发挥部门长效管理作用,坚持严管重罚,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流动经营、市场管理、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违法、不文明交通行为、车辆乱停放、违法建设等作为整治重点内容进行综合执法,开展经常性联合执法活动,对违规、违章、违法者依法进行处罚。城管部门牵头负责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城管、规划、住房城乡建设、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公安、环保、交通运输等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强化联合执法检查,巩固提高城市长效化管理水平。 四、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组织监督作用,定期进行问卷调查,让群众评价创建成效。设立创卫服务热线,及时受理市民和社会各界创卫工作的咨询、投诉和建议,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新闻媒体积极发挥城市卫生导向和监督作用,长期设立创卫专栏,大力开展创卫宣传及健康知识普及,同时,对创建工作保持不力的单位和脏乱差现象予以曝光,加强社会互动,保持宣传声势,构建巩固创卫工作的长效宣传机制。 |
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