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关于尽快建立全国性白蚁危害监测治理系统的建议
        来源: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支社 肖新月  日期:2016-03-21  浏览次数:

        一、白蚁危害:

        白蚁是世界五大害虫之一,在世界各地白蚁的危害十分普遍而严重。我国除黑龙江、吉林、青海省和内蒙古、新疆自治区外,28个省(区、市)均有白蚁分布,占40%地域面积。白蚁是营巢居生活的社会性昆虫,习性怕光,长期生活于所筑巢及蚁路的黑暗环境中,组织严谨,分工精细,破坏力十分强大。能蛀食全部植物、部分动物来源物质,同时,其体内分泌的蚁酸,还会腐蚀钢筋,使混凝土变性,危害房屋建筑、堤坝、农林作物等,对房屋建筑和堤坝危害将直接影响公共安全。在我国白蚁危害地区,白蚁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每年至少约20亿元人民币。

        所谓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在我国南方,许多江河、水库上建有土坝,这些土坝往往栖居着多种白蚁群体,它们在堤坝内,密集营巢,迅速繁殖,蚁道四通八达,有些蚁道甚至穿通堤坝的内外坡,当汛期水位升高时,常常出现管漏险情,酿成塌堤垮坝。

        白蚁不仅危害木结构,而且它分泌的蚁酸也可以腐蚀金属,造成极大的人身财产安全隐患。我国古建筑遗产十分宝贵,但大多数为砖木结构、木结构建筑,白蚁对其的侵害更为严重。广州市的“广州宾馆” (27),在建成两年后既遭白蚁危害。高达32层的“白云宾馆”也有白蚁危害的记录;青岛市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共7层,商住两用,建成后两年内,也发现白蚁分飞。

        白蚁蛀蚀造成我国南方大面积人工幼林、风景区参天挺拔的数百至千余年的古树受到损害。南方诸省的丘陵地区杉木人工林,蚁害率达40%-60%,严重地块100%幼杉受害。云南河口因白蚁危害致死的橡胶芽接苗达21%左右。高山原始次生林区的林木因原白蚁和象白蚁危害易使一些阔叶树形成空心和枯死,湖南莽山林场每年采伐木材中有12%外材是这些白蚁蛀成空心。

        白蚁对我国农作物虽然不是重要的害虫,但是对经济作物甘蔗来说危害还是较为严重的。甘蔗白蚁是我国华南、华中和西南蔗区以及台湾省的一类重要地下害虫。广西崇左市为中国的糖都,种植有600多万亩甘蔗,其中白蚁危害100多万亩,严重影响了制糖业的发展。

        二、防治现状:

        挖巢法:就是人工挖出蚁巢,杀死蚁后,控制其繁殖的一种方法。此方式源于清朝,通过人工寻找蚁路、分群孔等白蚁活动痕迹,进而判断主巢位置,采用十字开沟形式挖出主巢。

        灌浆法:利用压力浆液(水泥、粘土混合浆中加灭蚁化学药剂),通过管道注入蚁洞中,浆液在压力作用下使配料胶结在一起并和蚁洞、空腔的孔壁牢固结合,把洞穴堵死,以达到恢复坝体整体性和防渗性的目的。

        化学防治法:利用各种有毒的化学物质——药剂,通过一定的方法,直接接触白蚁虫体,或者处理栖息、孳生场所、危害对象,使白蚁因接触或吞食药剂而中毒死亡,或者因此而产生忌避作用而不能侵入危害。

        三、存在问题:

        1、传统物理机械防治的方式存在施工难度大、对环境破坏大,且不能彻底防制白蚁危害,由于白蚁的生活和繁殖特性,白蚁的蚁巢分为大大小小的主巢和副巢,主巢被破坏后1个月内其它副巢会变成主巢继续繁殖。

        2、化学防治法能短时间对可见白蚁进行集中杀灭,但不能针对受害区域所有蚁巢,防治范围局限性较大,同时不能很好对蚁巢内蚁王蚁后进行杀灭。另外,化学药剂对区域内环境造成污染,还有可能对水库等水源地安全造成威胁。

        四、提案建议:

        1、大力推广白蚁“四步循环防治体系”

        白蚁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二亿五千万年历史,除具有适宜其生存的食宿条件和自身的营群落性生活特性外,白蚁的繁殖能力极强,白蚁防制应该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工程。

        防治白蚁危害应该采用,监测(有无白蚁活动)——诱杀(生态灭杀)——预防(白蚁预防)——监测(治理效果评价),“四步循环防治体系”,这种方式具有投入省、效果好、生态环保以及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的优势。

        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

        白蚁活动情况监测是通过专门研发的白蚁引诱信息素(诱食信息素和示踪信息素)结合无线红外图像传感技术组成预警装置。该装置能对诱饵半径100米内白蚁能起到良好的引诱作用,白蚁进入装置后自动进行图文报警,实现了对白蚁活动的全方位实时监测。每个监测装置4万元,设有4个监测点,每个点可以监测半径100米范围白蚁。

        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监测系统实时了解监测区域内的白蚁活动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发现尽早防制。通过实时监测,可对区域白蚁危害情况进行前期摸底、调研。为后期有效灭杀提供依据。

        白蚁定向生态灭杀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伊维菌素(是一种优良的抗寄生虫药,具有高效、低毒、抗虫谱广等特点)、诱食信息素和示踪信息素以及植物纤维、生物蛋白等组成灭杀装置。诱食信息素引诱白蚁工蚁取食,并且带回巢穴通过白蚁相互清洁、交哺活动等行为,造成整个白蚁群体致病菌感染,直到杀灭白蚁群体。这种诱杀方法具有靶标准确、专一性强、对人畜无害、不污染环境、无残留、白蚁不会产生抗药性等优点。每个装置100元,按照白蚁危害程度、防制实施计划,确定埋设数量。一般情况,每个装置应用范围半径100米。

        白蚁危害治理难,难在白蚁群体发现难,以及治理效果评判难,传统防治方式往往都是通过人工观察的蚁路、蚁被、分群孔等白蚁活动痕迹来判断,并不能科学、准确地用数据来证明。通过建立实时监测系统来监测白蚁活动,根据视频监控白蚁活动频率,可判定区域内白蚁危害等级。实现科学、系统地判断白蚁危害程度,为后期可制定相应的防制方案奠定基础。治理完成后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治理区域内白蚁活动情况,以验证治理效果。

        这种将生物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建立互联网+生物信息素的白蚁在线监测预警防治系统,为科学、系统、生态地防治白蚁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给予大力的支持。

        2、尽早建立水库大坝和古建筑白蚁危害实时监测系统

        由中央政府财政拨付专款,由水利和建设及文化管理部门牵头分别建立针对水库大坝、古建筑白蚁侵害实时监测系统。

        beat365在线登录app_365彩票app下载不了_365bet品牌中文网

        各个相关部门组织对白蚁危害情况进行调研,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建设规划,确定投资规模,明确省、市、县各级相关单位责任,按照白蚁普查危害情况及其重要性,分不同类别,按轻重缓急,用三年左右时间,分期分批建立各个行业白蚁危害实时监测系统。主管部门应加强管理、监督,确保水库白蚁危害监测系统的建立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