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问题。全球约有6亿多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发展中国家80%疾病与饮水直接相关。我国农村人口众多,饮用水困难的地区多属山区、半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边远贫困地区,文化经济比较落后,饮用水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2011年底,我国农村供水工程5887万处,供水人口8.12亿人;集中供水工程92.25万处,供水人口5.49亿人;分散供水工程5795.21 主要问题: 1.供水水源选择不当或水源带卫生防护差。目前我国供水水源主要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虽然相关给水规范对水源的选择和防护有明文要求,但是在农村贯彻实施起来比较困难。我国的许多农村都建立了自来水系统,却忽略了排水系统,绝大多数村落未实现雨污分流,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农、林、牧、工、矿业生产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也成为供水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 2.许多取水构筑物和蓄水构筑物没有配备净化、消毒、水质检测的设施设备。 3.输配水管材较落后,跑、冒、漏、锈问题严重。 4.部分水厂及水泵站管理人员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混乱,监管不到位。笔者在北京某山村的供水泵站收集数据时发现该水泵站大门未锁,整个泵站空无一人,如果有破坏分子进行投毒后果将不堪设想。 建议: 1.要统筹规划,近远期方案相结合。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取水构筑物、水处理构筑物和输配水系统的规划和建设要合理分配。 2.加强水源地和蓄水构筑物的建设与保护。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自动化监控系统,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的供水情况。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3.成立农村供水专管机构,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饮水安全的责任主体,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负总责,落实责任制。 4.由政府拨款对原有老旧给排水管材进行统一更换,采用绿色环保管材。村庄的给排水管线铺设要考虑远期发展,避免二次铺管造成浪费。由政府拨款为农村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污水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减少污水排放对于净化供水水源地环境、保障供水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并不是相割离的,而是相互制约的,所以建设农村饮用水的同时也不可忽略排水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