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北京进入大规模建设发展时期,大量的塔楼相继矗立,塔楼的地下空间也随同开发。有的规模小的作为自行车停放和物业管理用房;有的规模大的用于地下停车以解决地上停车位的不足。地下空间被或多或少的利用了起来。但是,大部分地下空间一直是通信信号网络覆盖的盲区。只有大型地下商业、地下轨道有通信信号。 曾经有一位老人因为迷路进入一住宅小区,又按错电梯按钮,到了地下室,因没有通信信号不能与家人联系,最后死亡半月后被人发现。而且一些地下停车场因为没有通信信号,也容易成为犯罪分子作案选择的地点。 二、分析 随着手机通信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在地下空间内已经实现了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因此,当前北京正在大力改造老旧小区的同时,建议在小区地下空间安装通信设备,实现地下空间公众通信网(GSM和CDMA)信号的全覆盖。 在地下空间内实现公众通信网络全覆盖应同时包括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这个不仅可以极大地方便人们日常使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而且在发生恐怖袭击或突发事件时,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也将成为乘客报警、求救和联络的有效手段。同时,公众通信网络也可以作为政府专用通信的有效补充与辅助备用手段。因此,建议应当考虑在地下空间内实现GSM、CDMA,以及3G网络TD-SCDMA信号和固定电话的全覆盖。 但是,公众通信网络资源十分丰富,且不同运营商的运营网络、专业方向、技术能力与资源储备各有不同。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地下只实现了部分移动信号的覆盖。因此建议由政府牵头,将各大运营商的分散资源统一整合到应急通信保障体系中,在改造老旧小区的同时,增加地下通信信号的安装,实现公众通信网络在地下空间的全覆盖。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统一调度、形成合力。 三、建议 当前,北京进入“十三五规划发展”时期,提出了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现代化智慧城区的目标。即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加强市政设施运行管理、交通管理、环境管理、应急管理等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推进城市宽带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保障;积极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随着社会进入老龄化,大部分老人选择居家养老方式,因此实现地下空间公众通信网(GS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