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在十八大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其中循环发展是重要理念之一。循环发展的理念可以指导雾霾治理、河湖污染防治等工作,也就是说,治理大气和水污染要系统地全面统筹考虑,不能靠片面孤立的环保强制或惩罚等手段对待。 前几天北京又发生雾霾,有人说是秋收烧秸秆造成的。记得以前去东北考察时,无论是秋天还是冬天或春天,到处都能看到烧秸秆的现象,像一处处烽火。据说秋冬季节,环保部门乃至当地政府都要派人到处巡查,地里发黑有烧过的痕迹的就要罚款。至于农村的养殖业废物废水肆意堆放和外排导致河湖及居民饮水水源污染的现象就更普遍。农村大气和水污染问题已成为重要环境灾害。 其实,类似秸秆焚烧引发大气雾霾的问题不能靠罚款等单打一的方法解决,要积极地疏导和鼓励综合利用。秸秆作为农田里的初级生产力,和草地一样,是食草动物的好原料。食草动物繁殖多了,人类的肉蛋奶等食品就多了,而我国草地大部分要保护封育,秸秆正是替代草的原料。因此,政府应该鼓励种植养殖结合,鼓励养牛羊甚至驴。尤其应该鼓励产业化养殖,这样消化的秸秆就更多些。养猪给补贴,养牛羊更要给补贴。养殖产业形成的粪便等需要发酵堆肥后回田,改良土壤,提升农产品品质。这样就形成了种植、养殖、粪便回用促进种植业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国外秸秆也有直接粉碎后回田的,属于“短路式”循环,不如按照自然循环规律,通过食草动物消费环节后再回田效果好,但“短路式”循环少了养殖废物产生和收集过程,减少了环境风险。 鼓励养殖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需要政策支撑,更需要建设示范,让农村百姓看到除了种田,还有很多的增产增收渠道。农村循环经济不能片面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必须通过政策如养殖产业免税等,实现循环经济的自我良性运行,经济上有赚头,环境上有好处,文明水平有提升,这样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整治农村大气和水环境将取得显着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