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及存在问题 去国外发达国家旅游会发现,许多国家的宾馆、酒店客房不提供洗漱用品。这是出于环保的考虑。宾馆、酒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比如牙膏、牙刷、香皂、梳子、拖鞋,仅能使用一、两次便废弃,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严重的是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垃圾。而宾馆、酒店的毛巾、浴巾、刷牙缸,仅在顾客使用一次后就不得不清洗,这造成了水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产生了大量污水排放。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宾馆、酒店并未“与国际接轨”,仍然在提供这些洗漱用品。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宾馆、酒店不计其数,由这些洗漱用品产生的垃圾、水资源浪费、材料浪费、污水排放将是惊人的。在中国资源压力、环保压力日益加重的今天,我们应该郑重面对这一问题。 建议 首先,相关政府部门及科研单位应该对宾馆、酒店洗漱用品造成的环境问题规模进行摸底研究,以明确当前问题严重性。 其次,宾馆、酒店提不提供洗漱用品,不能由“市场杠杆”说了算。宾馆、酒店作为经营方,为了使顾客“满意”从而追求最大利润,是不会自觉主动停止提供洗漱用品的,所以必须由政府出台措施强制对其规范。 第三,宾馆、酒店骤然停止提供洗漱用品会造成顾客的不适应,如果没有周 全的过渡性安排,其执行结果也会打折扣,因而笔者提议: 1.宾馆、酒店在客房内不提供现成的洗漱用品,但顾客如有需要,宾馆、酒店可以采取额外收费的方式提供,如全套洗漱用品20元,毛巾、浴巾、刷牙缸在使用后须归还;这一规定要在前台醒目位置向到来的顾客明示,并配以环保的宣传标语。笔者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后,绝大多数顾客会主动携带自己的洗漱用品入住宾馆、酒店。 2.措施实施前做好媒体宣传,跟群众“打好招呼”。更重要的是跟各旅行社“打好招呼”,要它们在组团出行前提醒游客自带洗漱用品。 第四,措施逐步推广,先从大城市开始,而后中小城市;先从大型、知名企业开始督促,如如家酒店集团、华住酒店集团等,而后中小型宾馆、酒店;高档酒店不在推广之列。 第五,督察措施。对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察会给政府相关部门增加很多工作量,而没有例行的督察又会使规定形同虚设。笔者提议将这一督察与例行的防火、巡防等督察合并进行;届时查看各宾馆、酒店客房是否有现成洗漱用品,并向顾客询问情况。 |